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fā)布紀念“五一”勞動節(jié)口號,得到了各民主黨派的熱烈響應,標志著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自覺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揭開了我國多黨合作事業(yè)發(fā)展的歷史新篇章。為紀念“五一口號”發(fā)布75周年,3月24日,廊坊市政協(xié)副主席、農工黨廊坊市委主委馬曉衡帶領市委委員、基層組織負責人、骨干成員及新成員赴保定開展學習交流活動,農工黨廊坊市委專職副主委兼秘書長滕宇航、副主委李素紅參加。
馬曉衡在出發(fā)前為大家作活動動員講話,他指出,追尋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重溫多黨合作建立的初心和光輝歷程,就是要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并轉化為實際行動,努力工作,提高本領,積極投身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建設洪流,彰顯農工黨成員的責任與擔當。他表示,此次活動是一次震撼心靈的重溫革命歷史之行、一堂生動形象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多黨合作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課。要通過參觀學習,重溫農工黨老一輩領導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合作初心,并以此為契機,結合工作實際,更好地服務于參政黨職能的發(fā)揮和多黨合作事業(yè)的發(fā)展。

到達保定后,學習團一行首先參觀了農工黨中央黨史教育基地——保定軍校紀念館。農工黨創(chuàng)始人鄧演達、黃琪翔、季方先后在此學習,保定軍校的軍事學習生涯對三人未來走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路、投入革命事業(yè)有著深刻的影響,也為三人在農工黨的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參觀現場,大家認真聽取講解員介紹軍校歷史,了解軍校對中國近現代史產生的重要影響,如同身臨其境般感受那段不平凡的崢嶸歲月,進一步加深了對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理解和認識,堅定了“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進新時代”的信心和決心。

在冉莊地道戰(zhàn)遺址,學習團一行懷著崇敬的心情,沿著狹窄的地道口移步展廳,一起回顧了先烈們當年的英雄事跡,冉莊人民利用地道優(yōu)勢克服了武器落后、地形不利等種種情況,構筑出能打能藏、可攻可守、進退自如的 “地下長城”,為了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最終取得勝利。被先烈們大無畏的革命氣節(jié)、赤誠的愛國之心震撼感染的同時,大家紛紛表示要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tǒng),為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廊坊新篇章貢獻力量。

保定農工黨市委會專職副主委趙濤陪同學習,在此期間雙方還就市委會工作進行深入交流。還恰逢省委會專職副主委劉曉萌陪同云南省委一行學習參觀,劉曉萌副主委與廊坊市委會黨員們親切留影合照。
|